保安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安族:>保安族民间舞蹈及其他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保安族文化

保安族民间舞蹈及其他

民族:保安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保安族历史悠久,在全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保安族人口稀少,共有一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我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刘集乡高李村,大河家乡甘河滩村、大墩村和柳沟乡的斜

保安族文化集

  保安族历史悠久,在全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保安族人口稀少,共有一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我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刘集乡高李村,大河家乡甘河滩村、大墩村和柳沟乡的斜套村。

  据史学家考证,保安族定居在甘肃临夏地区,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大约在清同治年( 1862 年)前,从原来生活在青海省同仁县的保安域、下庄和尕撒尔迁徒到这里。保安族是一个主要经营农业为主的民族,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信奉伊斯兰教,手工业有驰名中外的保安腰刀。随着历史的变迁,保安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

  (一)“斗来”舞

  “斗来”舞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宴席舞之一。“斗来”保安族语,即跳起来的意思。它是保安族婚礼中以庆贺的方式形成的舞蹈,这种民间歌舞只限于在新婚之夜表演,表演者均由村里的能歌喜舞者组成。等到夜幕降临,“斗来”舞的表演者们,首先由东家请吃宴席,席毕,“斗来”舞的组织者说一声“踏郎阿起日”(保安语即:把柴拿来),东家就把整捆的柴拿来燃起,“斗来”舞便围绕火堆开始了,随着火的燃烧,“斗来”舞的表演者们即兴歌舞,也有事前编排好的。这种舞蹈全由男子组成,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他们都触景填词,歌词丰富多彩,幽默风趣,大都是赞颂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祝东家和睦相处,愿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早得贵子等内容,曲调优美,舞步雄健、洒脱、节奏平稳。歌词一般多用保安语演唱。

  这种“斗来”舞一直连续到深夜,到了一定程度,表演者们拉来东家,边舞边推搡,这叫“烤公公”,是一种独特的欢庆方式,由此把“斗来”舞推向高潮。然后,东家又拿来油饼,油炸果,手抓羊肉,馓子等食物来招待表演者,东家还给“斗来”舞的组织者送上一套衣服和披红等其它物品,“斗来”舞才算结束。

  (二)“五比”舞

  “五比”舞是保安族的宴席舞之一。因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而且与回族杂居和通婚,从而形成了具有回族宴席舞特色的保安族宴席舞。舞蹈和音乐基本与回族宴席舞相近,动作细腻而舒展,在摇头、屈伸、尖步的基础上完成。

  (三)“骑马、抹旗、耍枪”舞

  因保安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藏族和蒙古族的生活风俗的影响,保安族青年喜爱狩猎。特别是在自己一年一度“五月端阳”和“六月六”浪山节上,男女青年们背上猎枪,进行射击比赛,从而在舞蹈中有骑马,抹旗、耍枪舞。

  在保安族的婚礼中,娶亲队伍里有二至三位妇女外,其余均为男子,男女都骑马去迎亲,新娘一出家门,娶亲队伍策马扬鞭,直奔男方村。此时,男方村里已热闹非凡,有摔跤的、赛马的、拔腰的、扳手的。这支娶亲队伍到达后,便开始进行小型的庆祝活动,他们腰插小旗,身背猎枪,腰挎做工精细的保安腰刀,好不威风,然后跳起抹旗、耍枪舞,这是保安族的迎亲歌舞。

  因保安族和周围回、汉、东乡、撒拉、藏、土等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长期交往,从而,保安族舞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具有藏族舞蹈的粗旷、彪悍,也有回、土等民族舞蹈的抒情性,深受人们的喜爱。舞蹈《保安人民心向党》和《快快收割》(临夏歌舞剧团创作),于一九六四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保安腰刀》(临夏州歌舞剧团创作),于一九八零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荣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节目奖。同时,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从 80 年代开始,保安族有了自己第一代专业的艺术人才,小号演奏家马振祥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笛子演奏家马熙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音舞系、临夏州歌舞团也培养了马秀清、马祖伟、马延清、马秀梅、马占清等一批保安族舞蹈家。马振祥、马秀清、马祖伟、马延清同志曾参加了云南昆明和甘肃兰州举办的第三、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马秀清、马祖伟、马占清代表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于二 000 年赴台湾参加中华民族展演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巡回演出,为世界了解保安族,让保安族走向世界,振兴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期间,马祖伟同志与国家二级作曲家张金云(现为云南丽江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共同创作了第一首保安族的创作歌曲《保安恋歌》,为本民族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