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安族:>保安族民间传统体育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保安族文化

保安族民间传统体育

民族:保安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族人口为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

保安族文化集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保安族人口为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河家乡3个毗邻的村庄,当地习惯地称其为保安三庄。少数散居于甘肃省临夏回

  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省同仁地区设置保安营,修建了保安城。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

  在聚居区的保安族人使用保安语,大多数保安族人通晓汉语。现在书面文字以汉文为主。

  保安族民间传统体育

  保安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摸索出一些强身的体育活动项目。保安族的体育活动,一般在冬闲的时候举行,其主有很多普及性与因地制宜的特点的项目,如: “打石头”和武术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保安族其他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也呈现出自发性、自娱性的特点。

  射箭:弓用劈开的大竹竿做成,2至3片扎成一股,有4尺左右长,为了保持弓的柔韧、弹性,弓的两头套有水牛角。弓绳是几根拧在一起的牛盘绳做成,铁制的箭头呈长三角形,半斤多重。箭绳系有红樱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每年冬季,青壮年男人举行射靶比赛,比赛结束时,宰羊庆祝优胜者。

  甩抛尕:甩抛尕原是为打仗需要和放牧需要而产生的,现在成为体育活动项目。甩抛尕的用具是用增加臂力的绳和装石子的布袋子组成,绳由牛毛线织的,有大拇指粗,长5尺,绳中间是布袋子,装鸡蛋大小的石子;使用时,将绳子一头的同时瞅准前方的攻击目标,然后松开拇指和食指,石子飞驰而去,击中目标。这标,看谁击得准;三是成队攻击比赛,一直把对方攻跑为止;这种方法没有一定的掩体地形,容易发生事故,一般很少采用此种比赛方法。

  打五枪:用自制的土枪,从装火药、扣压引火帽到射击,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这些动作必须在飞的马背上进行;规定在200米的距离内完成打五枪的任务。“打五枪”是保安族人民主要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几乎每年都要举行“打五枪”比赛 。“打五枪”,是参赛者用自制的土枪,从装火药,扣压引火帽到射击,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规定这一连串 的动作必须在飞驰的马背上进行,在2 0 0 米距离内完成打五枪的任务。“打五枪”活动一般在冬闲时举行, 届时所有保安族群众都前来观看。比赛前,三庄各自推举的骑手们先把引火帽装进缠于额头上的花布火药带内 ,内有5 只拇指粗的牛角管,管内装有火药。骑手们在起跑线前持抢上马,号令一下,只见他们在奔驰的马背 上左手持枪,右手装火药,取装引火帽、射击等。在到 达终点之前,谁先连续射完5 枪谁就是第一名。获胜者 为本村争光,人们都表示祝贺。“打五枪”场面十分壮观。

  在抹旗:这个项目是在马背上进行的。将旗套在旗竿上;旗竿是特制的,用四五片竹子扎成旗杆,分三等,有8尺、9尺、1丈的。比赛前,选手们牵马站在起跑线上,右手扶住插在马鞍右侧铁孔里的旗杆,起跑号枪一响,迅速上马踩蹬飞奔而去。在百米的距离内,骑手要握住旗杆末端,以惊人的臂力,灵活的动作,连续做完五个方向的挥旗动作;即从右到左,从前到后,最后从头顶挥过去,保安人称抹“五门旗”,到达终点前,谁先挥完五个方向,谁就是第一名,抹“四门”得第二名,以此类推。

  抱腰比赛:这一项目不受场地、季节等限制,是青年人喜爱的活动。这是体力和技巧的竞赛,比赛双方在攻与守的矛盾中,力争抱住对方的腰部,谁先抱住对方,并使其双脚离地,谁就得胜。

  塔石纳特:意为打石头,也叫打缸。这是流行在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群众中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已有200年的历史。开展这项活动,不受场地、器材、人数、时间的限制,只需在空地上拣几块薄而圆滑的石头,再选一块4至5米见方的平地,竖起一块方石头或砖,当作“靶子”,就可比赛。比赛者按规定的动作顺序,运用手、臂、肩、头、脚部位的协调动作,用石块击打4至5米以外的“靶子”,全部动作完后,以击中“靶子”次数多的一方为胜者。负者则按照胜者提出的要求或事先商定的条件,为大家表演歌舞节目。这项体育活动灵活多样,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因此很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