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 高山族 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的文学
高山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神话传说的内容包括人类来源、风俗习惯、生产斗争和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等。清代就已记载有高山族民歌,内容丰富生动,包括生产劳动、斗争、恋爱和婚姻怀念家乡等。
(一)神话
绚丽多姿的高山族神话,好象一面三棱古境,折射出高山族先民史前社会的生活与意识,他们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的苦斗、迷惘与探索,表现出高山族先民勇敢、顽强的开拓精神,天真无邪、充满浪漫主义情趣的追求。
高山族神话内涵丰富,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人祖溯源、洪水与同胞婚配、征服太阳等核心的神话体系。人祖神话推原高山族人祖生自树、竹、葫芦、石、土、蛇、犬、虫、卵、太阳等,反映了高山族先民丰富的图腾崇拜。洪水与同胞婚配神话既反映了先民与洪水斗争的艰难过程,如布农人神话叙述人兽患难与共,取火种,斩蟒蛇,退洪水,表现了制服自然的愿望与理想:同时折射了史前血缘婚姻制度的盛衰变迁。杵日神话流传于南部地区,主要颂扬女祖先举杵撞伤太阳,并促天升高的奇迹。这些神话礼赞了高山族先民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是高山族人民沾溉后世为追求真理而通于前驱的坚定信念。
(二)传说、故事
高山族的故事传说包括动物故事、古代生活习俗、杰出人物和“小黑人”等内容,多灵敏篇幅短小隽永,今蓄蕴藉,尤其是动物故事,都包含明显的训诚意义,或者阐发祖先训示,传统道德观念,或者表现人间天然纯真而又微妙复杂的世态人情。它们热情讴歌勤劳、善良、诚实等善行善德,无情鞭挞邪恶、欺诈、贪婪等恶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植于原始社会土壤的高山族故事传说,是“文以载道”的典型。这个“道”,就是氏族、部落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相沿成袭的祖先遗训以及祭祀仪礼等,充分发挥陶冶道德情操,传授经验技能的教育效果。它们是高山族悠久而丰富的社会历史、生活的缩影。特别是动植故事,能过动植物形象及其矛盾冲突,讽谕人情世态,表现惩恶扬善,寓意隽永,例如《熊与豹》、《松、柏杉与桧树比赛》、《农耕与狩猎的来历》等都是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情节与语言,弘扬勤劳、团结、互让、助人、真诚等美德。据学者研究,高山族故事出现的动植物,多数来自大陆,“故事中呈现的自然环境是典型的东南亚地区”,这对探讨高山族的渊源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歌谣
歌谣是高山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既广泛用于传情达意、交流思想,同时又用来传授知识,经验和生活技能,在部落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歌谣既有反映农耕、渔猎、采集等各种生产活动,如种稻歌、除草歌、打猎歌、捕鱼歌、砍柴歌、采野菜歌等;又有记载部落征战、抗击外侮、捍卫疆土的打伏歌,如出征歌、猎道歌等。颂祖歌悲壮激越,情歌宛转优美,儿歌天真烂漫;习俗歌累如贯珠,反映了高山族社会原始习俗与宗教会祀文化的绚丽多姿。时政歌如《苦歌》,强烈抨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残酷压迫与剥削,铿锵有力,感人肺腑。高山族歌谣多数是情有所感,即兴创作的产物,“每一人歌,群拍手而和”,艺术上讲究格调清新活泼、回环往复的音乐美。重章叠句、音节的珠联璧合,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史载高山族“女娘齐度曲,頫首款噫鸣”,开口而讴,“发声一唱竞嬉呵”,说明高山族歌谣创作的原始色彩颇为浓郁。
(四)歌舞、音乐、木雕
高山族是富有艺术智慧与才能的民族。歌舞、音乐、木雕等民族艺术异彩独放,驰誉于世。史载高山族部落是“歌舞繁荣的社会”,无论劳动、恋爱、婚宴、祭祀等,均有歌舞五月现,“日夕歌唱不绝口”,挽手合转,顿足踏歌,摇头闭目,备极媚态,“别样风流绝世无”。特别是脱胎于春谷劳动的杵舞,与舞者环绕木白,“击以杵,左右上下,按节旋行,雅美人的甩发舞、赛夏人的矮灵祭舞、阿美人的丰收舞等,都是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民族歌舞。
口琴又名嘴琴、口弦等,簧乐器,“薄铁所制,啮而鼓之,铮铮有声”,“又有制类琴状,大如姆指,长可四寸,洼其中二寸许,钉以铜片,另系一柄,以手按循唇探动之,铜片间有声娓娓相尔女。麻达于朗月清夜吹行社中,番女悦则和而应之,潜通情款”。口琴种类繁多,形制各异。鼻箫属管于鼻,横吹之,高下清浊中节度,盖亦可谥为洞箫也”。管乐器还有鼻笛、鼻哨等;弦乐器有弓器有弓琴,打击乐器有木鼓、木琴、日月潭附近社的杵乐尤具特色。木雕艺术具有太平洋地区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其中排湾人的木雕最为突出。无论住宅、武器与生活器具(烟斗、木匙、碗、杯等)均雕饰,刀法粗犷,造型稚拙。图饰以蹲踞状人像为主题,还有图腾特征的人头、蛇、鹿及几何形纹的组合为常见,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的写实手法,藏魂魄于天然,纳灵秀于朴拙。此外,雅美人的鱼船也以别具一格的雕绘艺术而所交口赞誉。高山族妇女不仅会织带有各种彩色的麻布,刺绣中也有不少纤巧精美的作品。在衣服、裤、围裙、胸襟和头巾上多加上刺绣。花样有三角形、四角形、直纹、横纹、斜纹等,其中以横纹为最多,色彩异常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