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 少数民族 高山族台湾少数民族:巴则海族(Pazeh)
??? 巴则海概况
巴宰族(Pazeh;巴则海族;拍宰海族),为台湾原住民,分布于台中丰原附近较靠内陆的区域。巴则海族(巴宰族)的分布原以今天丰原、神冈后里附近较靠内陆的区域,北起大甲溪岸,南迄今日潭子乡,东达今日东势一带,西至大度山。在划分下,巴宰族亦属平埔族群其中一族,最大特征是成人身高比一般南岛系原住民高,约在 170cm 以上。
根据张耀锜的「平埔族社名对照表」,将岸里大社分成九社,是为大社、岸西社、岸东社、岸南社、西势尾社、麻里兰社、翁仔社、葫芦墩社、岐仔社,另外再加上阿里史社、朴仔篱社、扫涑社、乌牛栏社,共计十三社。
巴宰族系
巴宰族又可分为巴宰本族以及噶哈巫族(kahabu)(朴仔篱社则属噶哈巫族)。以地区分类而言,丰原以西为巴宰本族,以东五社为噶哈巫族。而因郭百年事件迁入埔里的巴宰族人,住在爱兰乌牛栏台地多为巴宰族;居住于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仑)则为噶哈巫族(kahabu)。两族因为族语及文化相近,故依据伊能嘉矩之分类仍把它归为同一族。至今会讲巴宰语的则为爱兰地区的潘金玉女士;眉溪四庄则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后裔潘永历先生仍会使用噶哈巫语,甚至仍会唱噶哈巫古调"忆祖(ayan)之歌"。
风潮唱片所出的巴宰族音乐,即是从四庄采集得到。噶哈巫族在埔里俗称“眉溪四庄番”,正因为当地人承袭祖先骁勇善战的精神。日治时期多为义勇军,能与邻近的泰雅族抗衡。故也在埔里流传一句话“四庄正是番”。该族的过年称为“番仔过年”或“姓潘的人过年”为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举行,并制作传统食物“阿拉粿”、“抓大鱼”、“走标”等活动。
早期巴则海族
早期的巴则海族可以说是中部最活跃的一族,而其中又以岸里社为主,因为屡建军功,清政府不断赏赐,故岸里社几乎成为巴宰族的代名词,而协助清政府平“吞霄之乱”的就是以“阿莫”为土目的岸里社。
因为平乱有功之下,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获准开垦巴布萨之野,此地几乎囊括大甲溪南侧大平原。至此之后,凡有叛乱,岸里涉族人皆会挺身而出,为清政府效力。因而在康熙六十年,敉平朱一贵之乱后。清政府即赐阿莫六品顶戴在案。之后更是受到清政府的宠幸,乾隆二十三年,岸里社首度赐姓「潘」。乾隆三十五年更由皇帝亲自召见潘敦(阿莫之孙),受「大由仁」名。从此「大社」一词不胫而走,而岸里社也达到甚至是汉人都望尘莫及的殊荣。
巴则海族的迁移与衰退
中部地区的平埔族大都分布在平原,自明郑之后大批汉人入台,平埔族相继与汉人接触,但汉人拥有其较高的文化,因此在互相竞争中,始终占有优势,所以再与汉人接触之下,平埔族人或是被同化或是迁而避之。
巴则海族至嘉庆之后,共有两次大规模的迁移,第一次是发生在嘉庆九年,向北移入宜兰平原,第二次则是在道光三年移往埔里。第一次的迁移是在嘉庆九年由道卡斯族的吞霄社所发起,而巴则海族、巴布拉族和洪雅族纷纷跟进前往宜兰平原,虽然此时巴布萨族没有参加但是到了嘉庆十五年巴布萨族的牛骂头社也加入了此次的迁移。而就在他们纷纷迁回故里的时候,埔里盆地适逢发生郭百年事件,促成中部平埔族的第二次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