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ds]
仡佬族的族称有自称、互称与他称之分。遵义、仁怀、关岭等县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安顺仡佬族自称“褒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
仡佬族内各支系问Ⅱ称有: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搓外”。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那”,篾仡佬称打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
彝族称仡佬族为“濮”,老彝文写作研或出,皆音“仆”。苗族大多数称仡佬族为“克”,亦有称为“友”、“直蚩”或“嘎赫”的,布依族称仡佬族为“戎”或“布戎”。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阁老”、“古族”、“古老户”。汉文文献里的仡佬族于唐代写作“葛僚”、“仡僚”,宋代写作“猜僚”、“狍讫”。元、明、清三代又指皆为仡佬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为仡佬族。
明、清两代,省内各地仡佬族因所处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不同,族内文化差异日趋明显,汉族人口迅速增多,与仡佬族广泛地错杂而处,使仡佬族逐渐分为若干支系,对每一支系又冠以其表象特点以示区别。明代,仡佬族支系见于《炎缴纪闻》、嘉靖《贵州通志》等文献,有花仡佬、红仡佬、打牙仡佬、剪头仡佬等。清代的仡佬族支系,据《黔南职方识略》、《永宁州志》等记载,除上述数支外,又有披袍仡佬、锅圈仡佬、打铁仡佬、青仡佬、木仡佬、水仡佬、土仡佬、雅意仡佬等。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将各支系名称由来及其分布汇录如下:
花仡佬:穿“花布者为花仡佬”,在贵州前卫、平伐司、永宁州、施秉、龙泉、黄平等地;
红仡佬:穿“红布者为红仡佬”,在青山司、安平县、仁怀县、黎平府;
剪头仡佬:“女未嫁,则剪头为记”,在贵定、施秉、黄平、永宁等地;
打牙仡佬:“将嫁必先折其二齿”,在平越、黔西、安平、永宁、平远、黄平、清镇等地;
锅圈仡佬:“女人以青布束发如锅圈状”,在平远、安平、大定等地;
打铁仡佬:在平远州;
披袍仡佬:“男女衣服仅尺余,外披以袍,方而阔,洞其中,从头笼下,前短后长,左右无袖”,在平远、安平、大定等地;
水仡佬:“善捕鱼,虽隆冬亦能人渊。”在余庆、镇远、施秉、永宁等地;
土仡佬:“披草衣”,在威宁;
雅意仡佬:在永宁州。
上述诸称谓中,打牙仡佬与剪头仡佬实为同一支系的不同称呼。乾隆《贵州通志》说,打牙仡佬,“将嫁必先折其二齿”,又“剪前发而披后发”。故《大定府志》谓“打牙革老一名剪发革僚”。金沙县白仡佬、普定县的苗仡佬、大方县的彝仡佬、六枝特区的马头仡佬、六枝、水城等地的篾仡佬等则未见于文献。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贵州许多地区仡佬族的民族语言、服饰和习俗多已消失,仡佬族若干支系的称谓亦不复存在。现今能按支系区分的只有红仡佬、白仡佬、青仡佬、打铁仡佬、打牙仡佬、雅意仡佬、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篾仡佬、彝仡佬、苗仡佬11个支系。各支系的分布区域也有所变化:红仡佬主要在仁怀、黔西、大方、关岭、晴隆等地;打牙仡佬主要在普定、织金等地;披袍仡佬主要在平坝、安顺等地;打铁仡佬主要在大方、六枝、水城等地;雅意仡佬主要在织金、黔西等地。
《炎缴记闻》载,仡佬“各有族属,不通婚姻”,婚姻关系是在同一支系中进行,不同支系问,从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罕有姻亲关系。(来源:《贵州省志·民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