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ds]
我们回族的起源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亚洲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人通过海上“香料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华,从事商贸往来。胡商、大食人、色目人、蕃客、回回、回民等,是不同时期对来华回族先民或回族的不同称谓。
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萨珊波斯(今伊朗一带)人安拙汗所率5000人入唐,太宗诏维州(今四川茂县)安置,授以刺史、拜左武卫将军,累授左卫大将军,右监门大将军,封定襄郡公。这只是成规模入华的记载,事实上,民间的商贸的往来更早,如素以兴贩贸易为业、持多种信仰(主要是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等)的中亚诸国胡人、萨珊波斯人等早已开始在华侨居或留居,史书中称他们为“西域胡人”、“胡商”、“蕃客”等。
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的“大食人”雕塑
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食帝国占领萨珊波斯王朝的同年,大食使臣到达唐都长安,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西域使臣、商人、学者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此后不久,伊斯兰教也随之蹒跚而来。
曾经称雄的萨珊王朝重骑兵终成历史
661年,被大食人所败的萨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和部下向唐王求援避难,唐高宗封他为右武卫将军。波斯大酋长阿罗憾率部入唐后任右屯卫大将军。在长安建立了波斯胡寺、波斯会馆。
750年前后,西亚地区爆发了反抗伍麦叶王朝的武装斗争,反抗主力是什叶派(多为伊朗人),反抗斗争失败后,有一批什叶派因逃避伍麦叶王朝的逼迫逐渐由西向东迁徙,来到中国北方,作了中外贸易的“牙客”。而今天的回族中,做牛。羊、马、干果、古玩等行业“牙客”的人仍有很多。回族中的穆斯林(即信仰伊斯兰教者)虽多属于逊尼派,但在宗教细节的某些方面和日常生活中却有不少什叶派的残存印记。
724—756年,《唐大和尚东征传》载,天宝年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来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船深六七丈。”他们来华后,有的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有的集中在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类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
755至763年,安史之乱期间,即安禄山、史志明谋叛,唐肃宗因兵力不足,阻挡无效,为保江山,借大食兵平定叛乱,哈里发“派遣了一支由熟练骑射,勇敢善战的大食人(包括西域诸多民族)组成的军队,在业阿福尔的率领下前往中国,随后,又发生了史恩明叛乱,这些大食兵助唐平定了两次叛乱后,恢复了肃宗皇帝的王位,肃宗犒赏西域大食兵,在长安增建—大寺,从各州县挑选适当女子,配嫁大食兵。于是由扬州等地选女子三千,诣送长安,以为匹配。自此以后,大食兵乃安居中国。”
宋代,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沿海城市,均有大批西域来华商人聚居,即“住唐”,即留居中国不归,是域外商人的一种时尚。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载:“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