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黎族:>展现英勇斗争的黎族舞蹈-乐舞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黎族文化

展现英勇斗争的黎族舞蹈-乐舞

民族:黎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黎族,舞蹈,钱铃双刀,打曲舞,斗争,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展现英勇斗争的黎族舞蹈展现英勇斗争的黎族舞蹈乐舞

黎族文化集

公元前110年,西汉第一次在海南岛上设立郡县。与此同时,也拉开了黎族及其先民与封建统治政权反抗斗争的序幕。黎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持续达2OOO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族人民获得翻身解放,黎族人民当家做主。多年的反抗斗争,对整个黎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勇斗争舞蹈的形成,只不过是这种影响的必然结果之一。

《钱铃双刀舞》(咚铃伽)就是一部反映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舞蹈。主要流传于乐东、三亚、陵水、东方等市县。表演时,由两名男青年身穿传统服装,头缠红巾,一人双手各执尖刀,一人手握“钱铃”棍,两人相互对打。持刀者对着持棍者的各个部位猛刺,而持棍者则前后左右招架,双方周旋灵巧,动作刚劲、矫健。刀和棍的撞击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扣人心弦,场面热烈悲壮,表现了一种临危不惧,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打曲舞》也是反映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舞蹈,表现形式和内容与《钱铃双刀舞》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打曲舞》场面宏大,可多人参舞。表演时,表演者中有持刀的、有持棍的、有持扇的、有持烟筒的,他们相互穿插打斗,动作强劲有力,场面大但有条不紊,剧烈而又悲壮,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它反映了古代黎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剧烈程度,既有在前方作战的持刀持棍者,又有在后方管理后勤工作的持扇持烟筒者。因此,这种舞蹈真正体现了战争的场面。

黎族英勇斗争舞蹈,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内容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形成娱乐性的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勇斗争舞蹈经改编再创作,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最后演变成一种艺术化的体育竞技活动,人们都喜欢在节日或办喜事时表演。

黎族人民性格豪爽,能歌善舞,无论是欢度传统节日,举行宗教仪式,还是结婚、建房和农闲娱乐,都必须摆酒设宴,敲锣打鼓,欢跳传统舞蹈。这应该是黎族舞蹈长盛不衰的原故。黎族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经加工提炼而形成,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集打击乐、歌声、动作为一体,因而深得黎族人民的喜爱。黎族舞蹈通过人物的动态形象,结合音乐旋律,向世人展示了黎族人民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反映了黎族人民热爱和平、渴望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是中国乃至世界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