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苗族:>苗族发展现状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苗族文化

苗族发展现状

民族:苗族 | 作者:苗族 | 浏览:0次 | 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通过本民族的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苗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建立了6个联合自治州,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

苗族文化集

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通过本民族的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苗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建立了6个联合自治州,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同时还建立了5个单一苗族自治县,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了15个联合自治县。另外,散居的苗族还和其他民族一道,建立了数百个民族乡。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共有苗族人口近700万,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78%。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通过政权建设、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及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逐步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极大地调动了苗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D和人民ZF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苗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进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苗族人民迎来了加快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发挥自身优势,稳步推动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苗族地区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苗族26个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已达116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908元,苗族人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中国成立前,苗族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中,农民收获粮食的很大一部分都要作为实物地租交给地主,生活十分贫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无地、少地的苗族农民分得了土地、山林、房屋、耕牛等生产生活资料,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有力推动了生产的发展。1953年开始,苗族地区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到1957年春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1958年秋广大苗族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居住在山区的苗族人民,修水库,开水渠,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粮食生产实现了大幅增长。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苗族群众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生产发展较快。如黔东南州,过去农业生产单一,多种经营发展不够,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1999年以来,重点实施优质稻、反季节蔬菜、经济作物种植、稻田生态渔业、肉牛改良、沼气生态农业和种草养畜等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步显现,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74.84亿元。全州生产优质稻39.9万吨,油菜籽产量6.41万吨;优质茶叶、优质果蔬、无公害中药材、山野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又如黔西南州,突出抓好优质粮、畜、烟、菜、蔗、茶、林、药等农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特色优质农产品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05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496.7万吨。截至2005年,苗族各级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已达到602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12万吨。

新中国成立前,苗族地区工业极为落后,只有纺织、打铁、木工、石工、制陶、制碱、榨油等手工业,没有现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ZF把帮助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地方工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重要任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苗族地区的地方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了,创建了造纸、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发电、水泥、电子、建材、采煤、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纺织、卷烟、服装等涉及生活各方面的工业体系。但改革开放前苗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始终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格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苗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和发展了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生物制药、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电冶加工、新材料加工等新型工业;同时,积极引进外资企业,鼓励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到2005年,苗族各级自治地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到555亿元。

苗族聚居的地区,大多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是极佳的旅游胜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来,旅游业已成为苗族自治地方后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整体形象明显提升。2005年,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91.0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8.7亿元,旅游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达到20.5万人,旅游已经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快速提升,2005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47万人次,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游客5.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5亿元。云南文山州立足于“中国三七之乡”、“世外桃源”等自然资源及民族文化资源等优势,打造精品旅游区,使旅游业成为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亿元。

新中国成立前,苗族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如黔南州有一半的县不通汽车,运输主要靠人背马驮,费工费时。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的公路成倍增长,贵昆、湘黔铁路先后建成通车,“青山挂起银飘带,铁路修到苗家寨”,为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改革开放后,国家以工代赈帮助贫困地区修建县乡公路,从1999年开始,又相继大规模实施了惠及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贫困县出口公路建设”、“西部通县油路工程”、“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苗族地区落后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贯通苗族自治地方的铁路线有湘黔、贵昆、黔桂、枝柳、南昆等主要干线,公路有320、321、318等国道及多条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苗族地区大部分乡镇村已通公路,境内河流纵横,水上运输也比较发达;另外,随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许家坪机场的扩建,黔西南州兴义飞机场2004年7月正式通航,及2005年11月黔东南黎平机场正式通航,黔南州荔波机场、云南文山机场也即将建成通航,标志着多数苗族自治州空中航线的打通。由此,广大苗族地区已初步建成了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体,水路和航空运输为补充的立体交通体系。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苗族地区的邮电事业飞速发展起来,拥有一批邮递专用汽车、摩托车,邮递方式逐步现代化,邮件投递速度迅速提高。通讯方面的发展更加神速,在短短的10来年的时间里,苗族地区的通讯事业从无到有。目前,苗族自治地方的所有县市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乡镇全部通程控电话,大部分乡镇村已开通移动电话,相当一部分机关单位和家庭已建立宽带网或局域网,广播、有线电视覆盖了大部分地区。

经济的发展使苗族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如2005年黔东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707元和1728元,全州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也由1986年的230万减至37万人;湘西州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29元和1766元。近年来,不少苗族地区生活水平向着追求享受型和发展型的小康生活转变,从“吃、穿、用”消费转向了“住、行、游”消费;主要耐用消费品发生明显变化,从过去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为特征的“四大件”逐步过度为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音响、电话、手机、空调等为主,家用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品也开始进入部分居民家庭。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消费品种趋向丰富。此外,家用电脑、电话机等的拥有量也是成倍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苗族地区的教育十分落后,在山区的苗寨中,很少有人认字。20世纪50年代,在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兴办起一批中、小学和民族师范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学费全免。并陆续兴办一些民族高等学院,为苗族培养了大批人才。改革开放后,苗族的教育得到更快的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如到2005年,黔东南州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9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8%,“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0.7%。在湘西州,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9.7%,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普九”目标。此外,位于湘西州首府吉首市的吉首大学,是苗族自治地方唯一的一所大学,自1958年创办以来,已累计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高级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扎根湘西贫困山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为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苗族文学艺术在解放后得到飞跃发展。新中国培养的苗族知识分子,对本民族的口头文学作了整理,使苗族世代相传的口头文学变成了用汉、苗两种文字记载的书面文学。他们用苗文和汉文整理了《苗族民间故事》、《苗族古歌》、《婚礼歌》、《开亲歌》、《指路歌》、《情歌》等,使苗族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得以世代保存。同时,还对民族的音乐舞蹈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创新,将之搬上国内、国际舞台,进行展演,受到热烈欢迎。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民族工艺在建国后得到了改进和发展,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彩,远销海内外,目前已成为苗族地区重点开发的民族旅游工艺品。

新中国成立之前,苗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情况严重,各种瘟疫和传染病流行,民谣说:“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婴儿的死亡率更是惊人,“只见娘怀胎,不见儿上街”。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陆续建立了医院、卫生室,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60年代初期消灭了天花,80年代消灭丝虫病,苗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苗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黔东南州,到2005年底已建立有国家三级医院2所,二级综合医院26所,中医院9所,民族医院3所,乡镇中心医院85所,乡卫生院121所,街道卫生所5所,16个县市疾控中心也已建成;如湘西州在“十五”期间完成了118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也初见成效。

(摘自《》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Our Post Advantages / 我们的现代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