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民获得新生。经过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民主建政,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D在羌族地区实行了民..
新中国成立后,羌族人民获得新生。经过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民主建政,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D在羌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0年2月,茂县设立茂县专区专员公署,并陆续建立区、乡级民族自治政权。1953年,在茂县专区的基础上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国家将汶川县、理县、茂县三县合并,建立了羌族的第一个县级自治地方——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原三县建制,茂县仍称茂汶羌族自治县。1987年7月,按照羌族人民的愿望,经国务院批准,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撤销,仍置茂县。200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次年,平武县建立了平南、徐塘和锁江三个羌族乡。与此同时,在羌族地区大力进行了自治机构的建设,以保障羌族人民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相继出台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北川羌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草案)》等法规,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州、县权力机构中,羌族代表、委员数量均达到与其人口相适应的比例;各级机构均配备了羌族领导和干部。
在D的大力培育下,羌族干部茁壮成长,干部队伍不断壮大,1978年羌族干部的总数约1300人,到2005年,仅茂县一县,羌族干部人数就超过1800人。国家采取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从教育培养入手,选送羌族干部到各级D校和各类院校培训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涌现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科技人员和师资队伍日益成熟,一些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羌族和羌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羌族地区的经济获得巨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茂县、汶川、理县(以下简称三县)的社会总产值很低,平均仅500万元左右,农业比重占80%以上。1978年,三县国内生产总值为7780万元,到2005年,三县国内生产总值合计为334904万元,是1978年的4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8.9:41.0:20.1调整为2005年的10.2:68.6:21.2。北川县社会生产总值1949年仅1805万元,1980年为4428万元,是1949年的2.5倍;2005年达到94417万元,是1949年的52倍。三次产业结构在1949年比重是91.1:7.6:1.3,1980年调整为68.5:24.9:6.6,到2005年为37.1:36.4:26.5,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迈进。新中国成立前,羌族地区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产量“一年一季收望天,亩产难过百斤关”,人民不得温饱,挣扎在饥饿线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给予大量投资,通过科学种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除北川以外,羌族地区1977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近2.5倍。牲畜养殖比1949年增长近4倍。花椒、苹果、核桃的种植业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羌族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林果业、蔬菜业,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汶川县的映秀地区一改单一农作物的种植,重点发展黄姜、魔芋、茶叶、柿子、弥猴桃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威绵地区作为成都平原的蔬菜产业化基地,基本实现了蔬菜产品的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有大白菜、莲花白、辣椒、番茄、洋芋、芹菜、洋葱、莴笋、花菜、菜豆、萝卜等丰富的品种。同时,这里也是苹果、花椒、甜樱桃、枇杷、李子、桃子、核桃、杏子的水果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2005年,国家出台停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税,兑现粮食直补等系列惠农政策,得到羌乡人民的欢迎,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使羌族地区的经济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工业从无到有。新中国成立前,羌族地区只有一些个体小手工业。稍微大型一点的铁制农具都要靠外地供应。经过几十年发展,羌族地区已初步建成能源、建筑、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涌现出威州、凤仪等新兴工业城镇。以水电业为龙头,发展能源经济区,带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羌族地区近年来发展的亮点。星罗棋布的中、小型水电站,不仅结束了羌族人民靠火把、松明照明的日子,还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理县通过实施杂谷脑河流域梯级滚动开发,已建成27座中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9.4万千瓦,年发电量11.1亿千瓦时。茂县作为全国“以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建立了大小水电企业30余家。已是全国首批电气化县的汶川,是全省和阿坝州高耗能工业区开发重点区,己建成水磨、桃关两个工业经济园区,有电解铝、铁合金、电解锰、黄磷、水泥、电石、磁场材等企业147户,建成中小型电站56座,总装机147万千瓦。北川县已形成水电、建材、采矿、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五大工业行业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新建成通口电站、武安电站、羊圈坪电站,拟进一步在湔江、白草河、青片河进行水电梯级开发,不断壮大五大工业支柱。水电业在各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羌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动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药业异军突起,有力地推动了羌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位于汶川县境内的九寨沟天然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民族药定点生产企业,能生产的各类成药有90余种。近年来,经过资产重组、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九寨沟天然药业集团在药业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生产和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替代了昔日的索桥、栈道。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羌族地区增加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形成了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公路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大力实施了通乡公路、县际公路、旅游公路建设等专项工程,目前正在建设的有羌族地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都汶路),把羌族聚居区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的茂县——北川高等级公路,将在羌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邮政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在山高谷深的羌族地区,汽车邮路、自行车邮路代替了步班邮路。各地均建有邮政局、所,发展了邮路和电路两条网路,开展了邮政和电信业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羌族地区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州(市)的支持,加大对邮政、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邮政综合通信能力增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农村移动通信扶贫工程,各地实现乡乡通电话。全面开通光纤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进行了通信传输光纤数字化、电子政务、农村综合信息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纯美古朴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羌族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近年来,相继开发了三江生态风景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雁门大峡谷、九顶山风景区、土地岭森林公园、叠溪-松坪沟风景名胜区、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猿王洞自然风景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片口自然保护区、千佛山生态旅游区,及桃坪羌寨、姜维城、萝卜寨民俗村、西羌第一村、布瓦黄泥碉群、绵虒古镇、营盘山古文化遗址、黑虎羌寨等人文旅游地。羌族地区的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并成为人们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有名的桃坪羌寨,如今每年约有7万人前来观光,当地的每户人家每年仅此一项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在羌族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综合治理工作,以改善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茂县大沟是一个小支流流域,海拔从1550米到4200米,属于典型的干旱河谷山地,四周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1986至1990年,中科院资源环境局、林业部技术司、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州县林业部门协作,对大沟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营造了苹果园、花椒园、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近1.5万亩,使小流域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6.8%,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遏制,呈现出郁郁葱葱、勃勃生机的景象,为干旱河谷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创造了成功模式,使羌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得以改善,让人们对羌区的生态恢复充满着美好的憧憬。经过多年的努力,羌族人民在岷江两岸陡峭的山坡上,在砾石闪亮、草木难寻的地方创造了绿化荒山,恢复生态的奇迹。
羌族地区教育事业被提高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整个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根据羌族地区的特殊情况,积极发展了民族寄宿制教育和双语教学。此外,各地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实验教学,使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茂县中学有学生3000余人,羌族学生占80%以上。建校64年来,学校培养的羌族人才数以万计,有的担任省州县领导职务,有的成了知名专家学者,而更多的在雪山草地、羌寨山乡的各条战线上,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骨干力量。中等专(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得到发展。位于汶川县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初期仅开设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学生人数60名。如今,已发展为拥有图书馆藏书39.7万册,教职工380人,在校学生达6000多人的学校。开设了13个系、1个预科部、1个研究所,建有10个实验室,9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羌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近年来,四川省还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羌族地区教育事业更是得到蓬勃的发展。2005年,三县境内设有大专、中等专科学校3所,中、小学394所,有在校生数42838人,教职工3350人,其中专任教师3078人,占总数的91.9%。北川县有各类学校109所,在校学生2336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超过96%。
医药卫生事业今非昔比。新中国成立以前,羌族地区没有现代医学,广大农村缺医少药,仅仅依靠民间医生及有限的草药治疗疾病。新生儿死亡率很高,人民面对重大疾病束手无策。历经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州至县、镇、乡的各级医疗卫生网建设初具规模,有县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中医院、羌医研究所、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并有中等卫生学校、卫生进修学校等人才培养基地。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对曾经流行于羌区的黑热病、痢疾、伤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成效显著。2001年来,通过实施扶贫项目、医疗卫生重点县建设和国债资金建设等项目,乡镇一级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设备得以更新,诊治水平有了提高,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缓解。2005年,三县及北川县共建立卫生机构462个,拥有床位1224张,卫生技术人员1370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彻底改变了落后、闭塞的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各县进行农村广播网建设,广播站遍及乡村。20世纪70年代,电视事业开始起步,建立了电视差转台,部分羌寨能收视省电视节目。80年代,开办了广播、电视自办节目。1990年前后,在茂县黑虎、雅都、曲谷、三龙等地开办羌语广播。随着国家投入增多,“乡乡电视工程”、“村村通”、“西新工程”等项目实施,县城和农村大力发展了有线电视网络和卫星电视接收站,能收视频道几十个,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2005年,三县广播和电视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83.24%和95.42%。北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同时,图书发行、群众文化活动、文博事业亦日益发展,建立了设施齐全的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成立了各种艺术表演团体;形成了图书、报刊杂志销售网络;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出版了大量弘扬羌族文化的书籍。
羌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发展为羌族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创造了物质条件,丰富了精神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电视机、电话、洗衣机、冰箱、电扇、DVD、电饭煲各种耐用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依靠科技,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积极拓展收入渠道,增加了收入。2005年,三县和北川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68元和2275元,较过去有了大幅度增长。
50多年来,在D和ZF的关心和帮助下,羌族人民通过努力奋斗,羌族地区旧貌换新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四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羌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摘自《》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