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共有3556人(2010年)。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 昌吉回..
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人口共有3556人(2010年)。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
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地处著名的博格达山脚下,山地草场广袤,平原植被繁盛,自然景观优美,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乡辖7个行政村,其中3个农业村,4个牧业村。土地面积辽阔。大泉塔塔尔乡地势北低南高,大致分为北部大泉湖农业区和南部天山牧业区两部分。南部天山牧业区,面积158.5万亩,叠峦起伏,山川交错,水草茂盛,属中温带大陆性温湿气候,冬暖夏凉,春秋较长,从东往西四条沟依次分布着4个牧业村,主要发展畜牧业生产;北部平原农业区,面积约7万亩,分布着3个农业村和4个牧业村的定居点,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这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冬夏气温相差较大,全年无霜期达100多天;春季雨水较多,冬季降雪较少。其经济生产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同时间种打瓜、油葵等经济作物。
“塔塔尔”是本民族自称“tatar”一词的音译。其名称最初见于突厥碑文《阙特勤碑》中,唐代文献称“达旦”,之后文献里出现的“达旦”、“达达”、“达怛”、“达靼”、“鞑靼”等,都是“塔塔尔”的不同音译。
塔塔尔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唐代时,为我国北方游牧的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突厥汗国衰亡后,鞑靼逐渐强大,唐以后“鞑靼”一名成为对中国北方诸部落的泛称。蒙古兴起后,鞑靼成为蒙古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部落。13世纪蒙古西征时,中亚人和欧洲人仍将蒙古人统称为“鞑靼”,明代史书则将东部蒙古各部称为鞑靼。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塔塔尔语是在保加尔语和克普恰克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回鹘语、喀卡尼亚语、古乌孜别克语都对它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塔塔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很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塔塔尔文。从20世纪中叶开始,塔塔尔族对原有的老塔塔尔文进行了改革。现代塔塔尔文语音由10个元音单位、24个辅音音位组成。由于塔塔尔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交错杂居,往来频繁,联系密切,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已成为塔塔尔族人的通用的语言文字。居住在阿勒泰、塔城、奇台等地的塔塔尔族多使用哈萨克语语言文字,乌鲁木齐、伊宁等城市的塔塔尔族则多使用维吾尔语言文字。
(摘自《》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