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家族:>土家族地区集市发展史的活化石 大集土家风情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地区集市发展史的活化石 大集土家风情

民族:土家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土家族土家族地区集市发展史的活化石 大集土家风情土家族地区集市发展史的活化石 大集

土家族文化集

大集又名大集场、大歇场,位于恩施市西南47公里,曾为区、公社、管理区驻地,现为盛家坝乡大集村所在地。大集地处山间槽地,青山环抱,原有两条小街,中间一条溪沟,后来,两街连成一条南北走向的直街。传说,此地原有一棵大树和几间茅屋,恩施、宣恩、咸丰三县市途经此地的客商和农民,都要在树下歇息乘凉,随着商贾及行人频繁往返,房屋逐渐增多,逐渐形成集贸市场。大集场历来是恩、宣、咸三县市的门户和商旅云集之地,商业贸易十分兴盛。

大集,即过去“三十里一小集,六十里一大集”的“大集”之意,是土家族区域古集市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集市名,具有活化石的意义,在研究和探讨土家族地区集市商贸史时,都要提起它。清道光《恩施县志》卷二《村集》记:“南乡集场六……大吉(集)场,一名大歇场,在盛家坝之前,距盛家坝二十里,距县城一百六十里。按:此集之前牛栏口与宣利咸三县犬牙交错。”1990年《恩施市供销合作商业志》记载:“大集场,清光绪五年,由来往客商自然成集。”

据考证,土家族地区商业集市发展很早,古代巴人就有商业交易活动,夏、商以来从未间断过,汉代商品交易以食盐为主,东晋时,草市开始出现,可能是乡民协商确定的相对固定的交易场所,也可能是集市的屋舍商铺以草盖成而名,唐宋时期土家族区域得到治理和开发,民间交易活跃,农村场集不断出现,形成了逢集赶场的传统。

恩施城乡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川鄂古盐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负重物,每日步行不过15公里到30公里,集市的分布一定不能超过步行一天能够往返的距离,土家族地区的大山中,每隔15公里就有一小场(小集镇),每隔30公里必有一大场(大集镇)。在川鄂古盐道陆运线路中,主要靠人畜运输,翻山越岭,异常艰苦,人马驮盐日行很难超过30公里,每隔一段就会有马站,供过往的客商歇脚。高山的谷口、山隘、江河的桥梁、码头成为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其附近最容易形成为过往商旅提供驿站和进行商品交换的集镇。清末至民国时期,商业活动活跃,商品运输借助成熟的运盐网络,使一些村民赶集聚会的场镇得到迅猛发展。

大集是施黔古道要津,也是川鄂古盐道上的重要节点。大集居民很多是盐业移民,集团利益、原籍文化意识、社会文化娱乐、情感交流等促使一批盐业会馆建立,集镇上还有遗址保存较好的黑神庙、万寿宫、禹王宫三个盐业会馆,说明了大集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黑神庙位于大集上街原供销社内,为贵州会馆,又名忠烈宫,供奉唐朝忠臣南霁云,由周、杨、覃、冷四姓人建,现保存有五级台地、石级和碑刻,遗址基本完整,有碑联:“香花培黔阁,万宝赛楚楼。”红帐满挂,香火缭绕。禹王宫位于大集村委会,为湖广会馆,供奉大禹,现有庙屋三间和石围墙,还有石狮一对,石柱础十余个,特别是有两对雕刻双龙抢宝图案的石柱础,栩栩如生,十分珍贵。万寿宫位于大集村小学,供奉许真人,为江西会馆,现存牌坊式门墙、石门和石级以及大量石柱础。过去,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七月初一,在禹王宫、忠陵宫、万寿宫三座寺庙内举行庙会,搭戏台,设供桌,恩、宣、咸、利的群众,以及湘、鄂、渝、黔边的客商前来赶庙会敬神敬祖。在大集村头至宣恩、咸丰、利川的古道上,还保存有很多古石板道路和古桥梁、碑刻,如,在通往宣恩的大道上,有十二泉桥,建桥碑记:“十二泉者上至沙渠(恩施),下通贡水(宣恩),为往来要衢……”

以前,大集集镇的房屋多为木瓦结构,挑梁飞檐,二层木楼,门前有石条阶檐,现在,街道两旁建起了高楼和现代超市,大米等产业使其成为新型的发达的商业边贸集镇,依稀保存着几栋低矮古朴的木瓦房和传统商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碰撞中寻求结合,更增添了古老集市的魅力。

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