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土家族:>土家族发展现状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发展现状

民族:土家族 | 作者:土家族 | 浏览:0次 | 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D和人民ZF的领导下,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都发生了了重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土家族地区通过政权建设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逐步稳定了社会局势,而且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解放..

土家族文化集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D和人民ZF的领导下,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都发生了了重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土家族地区通过政权建设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逐步稳定了社会局势,而且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使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获得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自主发展生产,扩大开放,推行扶贫战略,加强横向联合与对口支援,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再次获得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土家族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虽然早已形成,但作为一个民族正式被确认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新中国成立后,D和ZF组织了五次调查,于1956年10月,确定了土家族的民族成份。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电告湖南省委和湖北、四川、贵州省委统战部,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随着土家族的被确认,土家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一样,享受到了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根据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杂居局面,以及土家、苗族人民的意愿,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经国务院批准,于1957年9月20日把原湘西苗族自治州(1952年建立)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后,鄂西南、渝东南、黔东北的土家族人民不断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1980年5月,来凤土家族自治县和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先后成立。1983年11月7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11月11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1983年12月1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1993年4月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4年11月10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成立,11月13日,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11月18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成立,12月8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12月12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1987年11月20日和23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先后成立。另外,在土家族散居地区还成立了众多的土家族乡。D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真正在土家族地区得到贯彻实施。

土家族民族成份的确定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土家族地区的实施,带来了民族关系的新变化。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结成了亲密团结的友好关系。湘西永顺县有一条唐家河,流经九个公社。河流两岸居住着大量的土家族、苗族和汉族人民。解放前,两岸的苗、汉反动统治阶级、土匪恶霸,各霸一方,在各自的地盘上修碉堡、设营盘、置路卡、修工事,不但他们之间互相争夺,残杀老百姓,而且在他们的挑动下,造成民族与民族之间、寨与寨之间的隔阂与仇视,年年打官司,甚至械斗,人们把这条河叫做“冤家河”。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两岸各兄弟民族人民团结起来,打倒了反动派,在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情谊。他们共同生产劳动,兴修水利,建立发电站,共同改造利用这一条河。从此这条“冤家河”,变成了“团结河”、“幸福河”。许多土家、苗、汉各族杂居的村寨,也都从“冤家寨”变成了“团结寨”。湘、鄂、渝、黔毗邻地区的相互支援与友好协作的关系更是密切。1972年,来凤县修建酉水大桥,龙山县知道后,停建一些项目,无偿支援大桥工程水泥400吨。大桥建成后,命名为“团结桥”。1982年,龙山县万亩中稻发生罕见虫灾,来凤县知道后,及时送去3万斤农药,很快扑灭了虫灾。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土家族聚居的湘鄂西地区,在经过一年多的剿匪斗争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之后又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广大土家族人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及棉花、烤烟、茶叶、麻类等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兴办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农业机械,积极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新型农业经济格局。一批林、牧、特商品生产基地也陆续在土家族地区兴建起来,茶叶、“坝漆”、“板D”、黄连、白肋烟等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盛名。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家族地区每年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到外地“打工”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反哺农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家族地区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坊,这些手工作坊主要从事竹木制品、日用陶器、食品加工和硫磺、煤炭等的生产。经过5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以来的发展,土家族地区已逐步形成以卷烟、化工、能源、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产品日渐丰富,工业产值大幅增长,许多工业产品获得“省优”、“部优”称号,有的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地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经济已成为土家族地区方兴未艾的重要经济类型。土家族地区的张家界森林公园、凤凰古城、猛洞河漂流、清江漂流、神农溪漂流等已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地区山高林密,水多路险,交通非常不便。运输物资全靠肩挑人背,奸商从中重利盘剥,再加上国民DZF和土匪的敲诈勒索,迫使土家族人民过着“斗米换斤盐,斤盐吃半年”的困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人民和汉、苗各族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使偏僻的山区通了公路,特别是横贯我国中西南的湘黔铁路的建成,极大推动了土家族地区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地区交通事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一批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初步形成;连接渝黔湘交通大动脉的渝怀铁路顺利通车,填补了我国中西结合部地区24万平方公里的铁路空白;穿越恩施全境的宜万铁路也正在建设中,它的建成将改变湖北西南部无铁路的历史;铜仁大兴机场已被列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民航专线,它的建成辐射了黔渝湘边区7万平方公里;扩建后的恩施许家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客机,已开通武汉、沙市、宜昌等多条航线。此外,程控电话、光缆通信、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等也在土家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为土家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名符其实的立体“绿色通道”。

新中国成立前,土家族群众大都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在D和ZF的关心帮助下,土家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学设备逐步完备,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土家族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到2000年,土家族的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1.7%。,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7年。与此同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极大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例如湘西州、恩施州,2005年已通广播的乡镇占所有乡镇的96.5%,已通广播的村占全部村总数的78.3%,比1978年增长了3倍,广播综合覆盖率达75%,比1978年增长了18.3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72.2%,比1978年增长了61.1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各级自治地方相继建立起了医院、卫生院,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得到不断完善,地方病防治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土家族人民无处看病、看不起病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改革开放后,土家族地区的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到2000年,土家族人口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0岁。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土家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土家族地区已被整体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范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土家族人民一定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土家族地区一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新的辉煌!

(摘自《》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Our Post Advantages / 我们的现代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