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佤族:>佤族祭祀——拉木鼓(图)-佤族祭祀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佤族文化

佤族祭祀——拉木鼓(图)-佤族祭祀

民族:佤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佤族 拉木鼓 少数民族佤族祭祀——拉木鼓(图)佤族祭祀佤族祭祀——拉木鼓(图)

佤族文化集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就是佤族的狂欢节,

木鼓,佤语称为“克罗”,是佤族的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是佤族人心目中可以通天的神器。它源于母系社会中对祖先的图腾崇拜。在每个佤族村寨都建有木鼓房,供奉着木鼓。千百年来,敲响木鼓,群山震荡,可以与祖先和神灵通话,可以驱凶避邪、祈求村寨平安,可以召集和激励部族成员抵御外来侵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木鼓已成为佤族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和道具。

木鼓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米,直径0.5至1米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多成对存放在村寨中的木鼓房中。

木鼓房是佤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它是用6根柱子、 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固此相当神圣,具有其他庙宇的功能与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 “通神之器”、“通天之鼓”, “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与作用,“拉木鼓”便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多于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的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的水牛数头、取肝看卦黄牛一头,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的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头人和“魔巴”(祭司)带人乘黑夜赶到事先看鸡卦选好的高大红毛树下,举行祭祀(献祭、“驱鬼”、念咒祈祷,几十支火枪向大树叶齐鸣,意为赶走树鬼,)后,几十个强壮的佤族汉子轮流砍伐,直到砍倒大树。树砍倒后,魔巴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以示给神树的买树钱,求树神不要怪罪。再按所需木鼓尺寸截断树干(大约2米左右的树干),凿下两个耳洞,拴上四根粗藤条。第二天一大早,全寨的男女老少(有的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将木鼓拖拉向寨子。途中不间断地有人加入到拉木鼓队伍中去。一个魔巴走在队伍前面撒米、酒等祭祀品,意为让路上可能伤害的小树、小草们的神灵让道,另一魔巴骑在树身上领唱,大家边拉边合唱《拉木鼓歌》。但是木鼓当天不能进寨,要停放在寨外,需杀鸡祭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之日,举寨欢腾。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大家载歌载舞,剽牛、杀猪、饮酒娱乐。木鼓拉到寨门或木鼓房后,要请专门制作木鼓的工匠开始制作木鼓。先剥去树皮,在树身上部的两侧按女性生殖器的形状(佤族的始祖安木拐是女性,因而佤族崇拜女性,将木鼓做成女性生殖器的形状)凿空四处,深浅不一,所以敲击木鼓会发出不同音阶的声调。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认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他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之声,他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佤族原生态传统宗教活动:拉木鼓

图片摄影 新华社记者屈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