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文化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瑶族:>地理先生传说 瑶乡地名的由来-历史传说

  • National Culture & News / 瑶族文化

地理先生传说 瑶乡地名的由来-历史传说

民族:瑶族 | 作者: | 浏览:0次 | 来源:

地理先生,瑶族,地名,传说,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地理先生传说 瑶乡地名的由来历史传说地理先生传说 瑶乡地名的由来

瑶族文化集

方洞

方洞是现必背镇的一个村委会名称。据当地的瑶族老人说,“方洞”是由“风洞”演变而来的。

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地理先生来到方洞。由于方洞地处高山盆地,俗称“洞”,四周多条山溪汇聚,时常刮起大风,吹得农作物倒伏一片。此情此景,地理先生有感而发:“风洞风,一年丰收三年空。”“风洞”由此而来。此后,又因地处高寒山区,人烟稀少,相对荒凉,又称“荒洞”,解放初期,因“荒洞”之名不太雅,故改称“方洞”并沿用至今。

桂坑

地理先生离开方洞,经现桂坑坳来桂坑。当时山路不好走,两边山高林密,峭壁冲天,阴风袭人。有些地方简址不成路,需要双手拨开杂草才能经过。这天地理先生头上带了一顶帽子,到了桂坑后背山的路段,他发现自己的帽子不在头上了,这下可把他急坏了。从方洞到此地足足走了几个小时,肚子又饿,自己已筋疲力尽了,但又舍不得丢了这顶帽子。因而他又原路返回找帽子,走呀走,没有发现在下有帽子,还是不能放弃,他一直往山上爬,最后走不动了,仍然没有找到帽子,他决定放弃了,并坐下来休息。约半小时后,他就往桂坑的方向下去,差不多到桂坑时,他发现自己的帽子吊在一人高的荆棘上,他举手拿了帽子,感到很惊奇,以为有鬼,便越来越恐慌,脚似乎抬不动了,不行,得壮壮胆,因此,他高声大喊“呦喂——”。谁知不喊则已,一喊则到处山谷回荡,连着几声“呦喂——呦喂——”接踵传来。他确认是鬼在叫,便吓得大气不敢出,心里嘀咕:“哎呀,这么多鬼叫,真是鬼坑。”便连滚带爬,好不容易跑到人村,见人就说:“这条坑是鬼坑。”当时瑶胞也跟着叫鬼坑。

后人为美其称,便改名“桂坑”沿用至今。

游溪

地理先生由现桂头上狮庙进入油公坑,一踏进坑口,地理先生便被这里的地形地貌震住了:只见溪的两岸尽是悬崖峭壁,举目望去,天空变成了一线天;进山的小道,不时被峭壁阻断,行人须涉水绕行或攀藤而过,道路非常险峻。地理先生背着行囊,手携拐杖,走啊走,不知走了多久,仍然渺无人烟。四周静谧一片,山溪幽深莫测,他不禁暗自感叹:此溪真乃是幽溪也!“幽溪”由此得名。后人为避讳,又改“游溪”并沿用至今。

龙古坑

地理先生背首行囊,手携拐杖,进到游溪坑。一路走啊走,就在他走到饥渴难耐之时,终于走出险峻的峭壁,眼前豁然开朗,看见对岸有一片梯田。梯田的旁边有一条小山坑,七、八户人家散居在山坑的两旁。地理先生正想打听这个村子叫什么村时,见一中年男子扛着一条松木从背夫山上走下来,便隔岸冲着中年男子大声问道:“喂!这个村叫什么名字呀?喂……”。由于相距太远,地理先生的声音被河水哗哗声淹没了,中年男子根本没有听到,只顾走自己的路。地理先生连续叫了几遍,他都没有一点反应,以为该男子是个耳聋的,便自言自语地说:“此乃聋古坑村矣。”后来人们认为“聋古坑”不好听,便把它改为“龙古坑”,即现在的游溪镇龙古坑村。(资料来源:乳源组织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