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壮族,铜鼓,少数民族,壮族乐器壮族乐器:壮族铜鼓壮族乐器:壮族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
古代壮族,有相当高的冶铸水平,能铸造犀利的环首刀和剑矛等武器。特别善于制造铜鼓。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说: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花纹)”,制作极其精巧。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缛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铜鼓最先由谁铸造,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按照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于《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
“我认为是壮族先民。理由如下:
(一)铜鼓生产在四川宜宾到长宁以南地区。上述居住在这个地区的民族,据史书说是僰人。按壮族名称的演变,僰字读轻唇音为白。古时无轻唇音,只有重唇音,读濮。据研究,濮即越人。人们多叫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称。宋代才开始以壮族为名……可见壮族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主干,也是今天广西壮族的主流,因此,可以断言,最先铸造铜鼓的,不可能是别的民族,而是壮族先民。
(二)我们翻阅史书也得到不少证明。
1.如《魏书》卷三百六十九的《獠传》说:‘俚獠制铜鼓。文中明白地说:(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魏书》是北齐魏收著,中国正史之一,这是壮族人民制造铜鼓见于正史的记载。
2.晋人裴渊《广州记》说:‘俚獠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后汉书·马援传》)晋人刘欣期《交州记》也说:‘出大吴公皮以冠鼓。’(《后汉书·郡国五》注)明人邝露《赤雅》说:‘峒中酋长生子者,铸铜为鼓。’峒为未立郡县前的地方基层组织。峒中酋长指壮族酋长,生子铸铜壮族先民是铜鼓的制造者。
3.壮族祖先已广泛聚居在广西南部沿海一带,如《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引万震《南州异物志》说:‘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俚就是乡里之人,上人,本地人,指的是壮族人。《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第四也说:‘合浦、汉县属合浦郡.秦之象郡地,吴改为珠官,宋分置临漳郡及越州。领郡三,治于此.时西江都护陈伯绍为刺史,始立州镇,凿山为城,以威俚獠。’《隋书·地理志》载:‘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可见这些地区,人民尊称他们的首领为‘都老’。都老是据有铜鼓或制造铜鼓的尊称,《宾州志》说,在氏族社会末期,氏族酋长由选举产生,前酋长临终寸先将他作为权势象征的铜鼓暗埋地下,遗嘱谁有本领能找到,谁就可继任酋长。到底找到的人很少,今天西南出土铜鼓很多,恐怕与这种暗埋不无关系。
4.古代壮族氏族酋长,由人民公仆变作人民主宰.正如上述尝以铜鼓为权力表征,《南史·欧阳頠传》载:‘钦南征夷獠,擒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鼓,累代所无,頠预其功,还为直阁将军。’可见古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战争,掳得铜鼓后,表示胜利。少数民族失去铜鼓.表明失去统治权。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没有这种风俗,足以证明铜鼓是壮族最先铸造。”(1)
注1:黄现璠遗作:《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五辑,1985年5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约在春秋晚期出现,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所以保存下来的铜鼓较多。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田东县锅盖岭战国时期墓中出土的铜鼓就是物证。《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说道: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其事也可能发生在广西境内。
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广西发现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北流县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我国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于广西博物馆。
壮族铜鼓艺术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褥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